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同意广东省东莞市开展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未来将面向智能终端和新材料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至此,全国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数量达到81家,其中广东省7家。
作为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且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东莞科技创新活跃度高。东莞市保护中心建成后,将发挥“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资源集聚作用,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东莞智能终端和新材料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被纳入东莞市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上述产业发展潜力较大,在智能终端方面,东莞拥有相关企业超5.6万家,且落地华为、OPPO、vivo等全球知名手机厂商,涵盖智能手机、无人机、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细分领域,已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同时,智能终端产业是东莞专利申请量和高价值专利量的主要支撑,稳居全省前三。
在新材料产业方面,东莞相关企业达3.8万家,拥有生益科技、宜安科技、银禧科技三大上市龙头,17家国家级“小巨人”,40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已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2024至2025年上半年,新材料产业新增专利授权量19783件,占全省11%。
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一)大幅缩短专利授权、确权周期。通过向当地国家级保护中心申请快速预审通道,相关产业发明专利授权周期由平均22个月缩短至3个月左右,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周期由平均6个月缩短至1个月左右,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周期由平均4个月缩短至7个工作日左右,在一些国家级保护中心案例中,部分专利的授权周期甚至更短,这有利于产业创新主体在最短时间内将技术创新转化为专利成果,抢占市场先机。
(二)助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可获授权直接对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通过开通专利复审无效案件优先审查通道、专利无效案件远程视频审理、推进专利确权案件与行政裁决案件联合审理等方式,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确权服务,极大缩短相关企业快速维权周期,保障创新主体知识产权成果。
(三)服务提升区域市场营商环境。通过获取缩短当地优势产业专利周期和强化保护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权限,为创新主体搭建覆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多功能、全链条的集成服务平台,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企业对创新成果转化的信心,增强区域创新生态吸引力,汇聚更多优质创新资源,有力提升区域营商环境。
下来,东莞将组建专职工作机构,召开筹建工作协调会,加强协调联动,高水平、高规格推进国家级保护中心建设。